教学“飞来飞去”秋收“姹紫嫣红”——“京昆通识课程”昨汇报演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9-27浏览次数:322

TIM截图20170927093315.png

图说:2017年4月21日新民晚报上的报道

今年4月,新民晚报以《从香港打“飞的”来上海学京昆》为题报道了香港中文大学“京昆通识课程”的学生来上海戏曲学校“集训”的盛况。春天播下的种子,已然迎来了秋收的喜悦。昨晚(9月26日),由本届“京昆通识课程”学生和上戏老师共同演绎的《姹紫嫣红 芳菲浸染》——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2017戏曲曲艺香港校园行预演在沪举行。据悉,这台演出将于10月4日-9日在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展开巡演。

杨舒雯和石晓珺在表演京剧《游龙戏凤》选段-郭新洋.jpg

图说:张頲(特邀)戴国良合演昆剧《百花赠剑》选段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姹紫嫣红”校园行狂吸粉

自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携手上海戏曲学院开办“京昆通识课程”以来,这是上海戏校第三次举办“姹紫嫣红”汇报演出的香港校园行。考虑到这既是“京昆通识课程”学生们的整体亮相,亦是老师们“真刀实枪”登台展示的最佳时机,还能向更多“白丁”普及戏曲的魅力。在剧目的选择上,戏校也是动足了脑筋。展演中,既有京剧《游龙戏凤》、昆曲《百花赠剑》、越剧《西厢记·酬韵》、京剧《小宴》等首度在“姹紫嫣红”中露脸,适合香港京昆爱好者的名段,也有京剧《时迁盗甲》、京剧《夜奔》等热闹好看,更具有推广普及功效的武生戏。

上海戏校学生张明昊在表演京剧《夜奔》选段-郭新洋.jpg

图说:上海戏校学生张明昊在表演京剧《夜奔》选段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上海戏曲学校演训中心主任韩婷婷说:“‘姹紫嫣红’既是对本年度‘京昆通识课程’的总结和展示,也能通过校园巡演‘吸粉’,让更多大学生走近京昆、走近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事实上,“姹紫嫣红”香港校园行举办到第三年,“吸粉力”早已显现。“京昆通识课程”牵头人之一的和声书院资助人顾铁华说,头年开课时还担心招不满,因为学校规定一门课程如果少于4个学生就不能开课。哪知道,今年光报名的就有130个人,鉴于班级“承载量”有限,最后严挑细选地收了35个学生。

据悉,最初“京昆通识课程”开班时,为让更多大学生走进京昆课堂,香港中文大学特地以学分制作为“激励”,并逐渐由2个学分增加到3个。而如今,冲着“蹭学分”而来的几乎没有,京昆班里的齐秋利说:“原先戴国良老师带的小生班只有4个学生,还都是女生。现在足足坐满一堂,16个都是男孩子,还有许多爱好者闻风而来,教室里‘旁听’都要抢位子。”

香港中文大学京昆通识课程3位学生在表演昆剧《思凡》选段-郭新洋.jpg

图说:香港中文大学京昆通识课程3位学生在表演昆剧《思凡》选段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上戏送去最专业戏曲课

在戏曲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一说。在昨晚演出后台,记者再度遇见了打“飞的”来学戏的“京昆通识课程”班里的齐秋利、张文珊等,她们昨晚要献演的正是这出昆曲花旦“终极大挑战”《思凡》。步入化妆间时,三个“色空”早已打扮停当一字排开在练唱。齐秋利告诉记者:“去年学了《惊梦》,老师说入门容易唱好难。今年的《思凡》,真是连入门都不容易,唱或者演的难度都很高。”然而,经过几番下苦工,同学们的表现还是得到了老师们认可。

“能像这样仅用一年业余时间,把《思凡》演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真是没有见过那么用功的学生。”4月份的“集训”给身段老师李燕留下的印象至今还在:“眼睛睁开来就等着排练教室开门,中午吃饭一个小时都舍不得休息,晚上反倒是他们拉着我要‘拖堂’。”这样的用心、用情、用功,什么戏学不出来呢?

上海戏校李燕老师在教香港中文大学学员身训组合课程-郭新洋.jpg

图说:今年4月,上海戏校李燕老师在教香港中文大学学员身训组合课程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在老师们差异的努力背后,其实是这批京昆爱好者内心对机会的珍惜。记得4月份“集训”快结束时,在排练教室遇见张文珊,她就泪眼婆娑地说自己舍不得走,舍不得这样敞亮又没有打扰的学戏环境,恨不得能睡在排练教室。而昨晚,她依然感慨:“在香港,除了香港演艺学院开设粤剧班外,几乎没有专业、系统地学戏的地方,大多是兴趣班的性质,如香港青年京剧学院等。老师虽好,但环境和资源都有限,不像‘京昆通识课程’,有专门教花旦、小生的老师,还有专门辅导身段的。”

据韩婷婷介绍:“上戏为‘京昆通识课程’的确配备了分别教授花旦、小生、身段的3个老师,此外,好像袁佳等上昆青年演员还时常前去‘开小灶’。每年上戏老师要飞香港几十次,授课近90个课时。为京昆课程变成‘空中飞人’的不只学生,还有我们的老师。”(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