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资讯
 
 
雅韵兰馨共消领 繁弦急管奏香江
发布时间:2011-12-14      来源:      作者:文 江沛毅 摄 汤令根 发布 徐雯馨      作者:文 江沛毅 摄 汤令根 发布 徐雯馨

 

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三十日,应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及香港理工大学文化推广委员会的邀请,由我校昆曲专业学生组成的演出团,一行二十二人赴香港参加为期一周,共计四场普及演出及二场专题讲座。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演出和讲座获得圆满成功,并得到了香港主办方及观摩学校全体师生的高度好评。现试作小结如下:

一、精心谋划  阵容坚强

早在去年6月份的时候,香港实业家、京昆名票顾铁华先生倡议我校组团赴

香港有关大学进行普及演出,并积极联络,最后确定香港城市大学和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建校已有五十七年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我校先后多次出访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泰国、韩国、日本诸国,以及台湾、澳门等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是考虑到此次演出将面对的是香港地区的理工类大学学生,他们几乎都是第一次走进剧场,接触古老的昆曲艺术。如何才能使他们静下心来看演出,对中国昆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达到对祖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感知,提高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感受力与鉴赏力的目的,是保证此次演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主办方的初衷。为此,我校成立了由徐幸捷、顾兆琳、王士杰、江沛毅等人组成的工作小组。根据港方的要求,首先确定以昆曲经典剧目作为演出的核心内容,并能够涵盖昆曲各个行当的原则来挑选剧目,藉此体现昆曲丰富的艺术特色。几经筛选,最终敲定《虎囊弹·山门》(徐敏、阚鑫),《西厢记·佳期》(雷斯琪),《寻亲记·府场》(周喆、沈欣婕),《玉簪记·偷诗》(倪徐浩、蒋诗佳),《青冢记·出塞》(钱瑜婷、徐敏、谢冲),《草庐记·花荡》(阚鑫),《占花魁·湖楼》(倪徐浩、徐敏),《孽海记·思凡》(雷斯琪),《长生殿·酒楼》(周喆),《扈家庄》(钱瑜婷、谢冲),《浣纱记·寄子》(周喆、钱瑜婷),《牡丹亭·寻梦》(蒋诗佳),《艳云亭·痴诉》(雷斯琪、徐敏),《玉簪记·秋江》(倪徐浩、蒋诗佳),《铁冠图·刺虎》(沈欣婕、阚鑫),《金锁记·斩娥》(沈欣婕)等十九出。这些剧目久演不衰,流传极广。同时,文武兼备,行当脚色齐全,基本涵盖了昆曲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付诸于舞台演出,冷热均匀,可以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并且,参演演员俱是该专业的尖子学生,多次在全国及省市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功底扎实,台风稳健,扮相秀丽,完全可以胜任出访任务。

当时,学生们正处于紧张的高考阶段,因此并未宣布出访演出任务。只是在随后的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进行加工提高。直至今年的五月份,学校才最终宣布相关人员名单。其后,随着学校领导班子的调整,经校务会议研究决定,具体工作责成业务副校长侯永强主抓。由于当时已是学期期末,侯校长决定利用暑假集训的时间,穿插进行排练。七月酷暑,师生们放弃休息,共同战斗在排练场上,挥汗如雨。从唱腔到身段,无数次地练习,精益求精。郭宇、侯永强等校领导也至始至终亲临现场,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发现、寻找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开学伊始,立即安排彩排。努力付出终于取得良好成绩,所有参演剧目的质量均已达到最优程度,完全符合出访演出水准。同时,利用暑假假期较长的有利条件,多次召集行政、乐队、舞美等相关工作人员,商讨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制定对应措施,诸如饮食、交通、住宿等问题,力求万无一失。

二、圆满成功  广获赞誉

演出在悠扬的【万年欢】曲牌声中缓缓拉开序幕。首先登场的是《山门》,在短短十分钟的表演中,展示了“托天”、“降龙”、“伏虎”等一系列高难度技巧的罗汉造型,赢得了全场多次热烈的掌声和喝彩。《佳期》缠绵悱恻的故事以及水磨腔特有的典雅、规范的表演风格,使得初次接触昆曲的学生深受感染。《府场》、《偷诗》二剧以唱做表演取胜,学生们通过演员虚拟的程式和逼真的表演中理解了剧情,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出塞》讲求跌、打、翻、扑诸功,以及演员间的默契配合,加之开打激烈,场面火爆,令全场观众叹为观止,喝彩声此起彼伏。以后各场演出亦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昆剧艺术的风采,加之全方位地介绍,诠释经典,深入浅出,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连日来,香港城市大学和理工大学的惠卿剧院、蒋震剧场内座无虚席,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许多无票的观众,只能坐在剧场外面,收看现场转播。据悉,城大、理大师生以及部香港昆曲爱好者,共一千二百余名观众观看了四场演出(不计场外观众),无不被昆曲艺术博大精深的表演魅力所深深折服,不时发出由衷地赞叹。许多观众一连四天,辗转城大、理大观看演出,并抓住一切机会,和演员们亲切交谈、合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一位名叫任蕙卿的观众,每每从元朗赶来,除了献花、拍照之外,还赠送了大果篮慰问演员,并及时将所拍各场演出剧照放大、塑封后,陈列于剧院,供大家赏阅。

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广获赞誉。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教授高兴地对侯永强校长说道:“精彩的内容为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进一步提高他们了解表演艺术的兴趣。” “通过参加此类艺术教育推广活动,有助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化个人体会。”理工大学文化推广委员会主席谢智刚教授认为“不少演出剧目均涉及民间传说及历史事件或人物等,现在立体地呈现于舞台,可以从艺术角度来理解,这样把表演舞台延伸至校园课堂,提升互动教学成果。”中国文化系副教授何冠环博士十分赞赏我校学生的专业表演水平,他说:“学生们的扮相俏丽,功底扎实,充分反映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努力结果。”他认同在校园推广传统文化,有助深化学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一步拓展个人的业余兴趣,更全面深化课外知识。城大、理大二校的高层领导纷纷多次表示欢迎我校再次赴该校演出,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联系。

三、专题讲座  弘扬国粹

由于面对的是对传统戏曲所知不多的理工类大学生,除高质量的演出外,简明扼要的讲解便是重中之重了。根据香港方面的要求,决定在演出中间,采用报幕的形式,将昆曲的产生来源、“生旦净丑”的角色行当、“四功五法”的表现技巧等基本问题,予以简单介绍。

同时,又根据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通识教育,通才培养”的教学宗旨和相关安排,江沛毅老师应邀作了《振风倡雅——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在香港》和《姹紫嫣红开遍——红楼梦中的昆曲表演》二场专题讲座。前者胪述我校首任校长俞老八次赴港演出、讲学等史事,呈现其部分丰富华美的演艺人生。其中最为吸引人的是一九五零年十二月至一九五四年四月,俞老居住香岛长达四年之久。期间正式成立俞振飞剧团,进行京昆剧的演出、编辑出版《粟庐曲谱》、应邀讲授京昆艺术、收录弟子传承曲艺等等,厥功至丰,引起了香港学生的巨大兴趣和强烈共鸣。后者从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拈出昆曲演出一节,一一揭示书中有关描写,详细说明内中所含作者曹雪芹的深意——或点明主题,或埋下伏笔,或预示发展,极具匠心。

由于事先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而且多次试讲,不断修改。力求既要保证知识性,同时也要兼顾趣味性,达到要而不烦、金针度人的水准。更因内容新颖,观点独特,发前人所未发,因此深受好评。许多学生在讲座结束以后,纷纷提出有关问题,也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四、全面组织  有效管理

众所周知,香港是著名的国际型大都市,娱乐场所星罗棋布,举世闻名。

并且,由于经费等原因,二十二位团员分散居住在八处不同的家庭旅馆。这就在客观上,对学生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校领导对此有着清醒地认识,果断地确立“以点带面”的管理原则。即首先成立由侯永强、王士杰、汤令根、朱锡根、江沛毅组成的临时领导小组,分别对应和处理演员、乐队、舞美、对外联络等事宜,并制定了师生对口管理的名单和具体规定。

行前,学校两次举行全体成员会议。贡献国书记、侯永强副校长等校领导先后讲话,宣布有关纪律,重申原则,强调注意事项,在思想上取得高度统一。

抵达香港伊始,与主办方接洽后,再次召开全体会议,根据实际情况,新增加了严禁私自换房、每晚电话查房等制度。如每夜最迟十一时以前,所有成员必须在住宿点现场,并由住宿点责任者清点人员后,用电话向侯永强副校长报告相关情况。遇有偶然晚点的情况,也必须及时告知行踪及目前所在具体方位,待回房后再次确认。在以后的演出期间,凡就餐、观光、购物等外出活动,对口管理老师均全程陪同,很好地担负起责任。其他组员也全力以赴,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尽心尽力地为演出服务,从而保证了演出顺利有序地进行。

短短一周的演出,在主办方以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结束了,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广泛好评,再一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目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我们不能一味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应该以此次出访演出为契机,很好地总结经验与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重视教学研究,为早日把我校办成国内一流的戏曲人才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