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戏曲教学“新课堂”,唱念做打在“云”上--上戏附属戏曲学校让学生隔着屏幕也能“练好基本功”》

发布者:上海市戏曲学校发布时间:2020-03-28浏览次数:262

岁末年初,一场新冠疫情突袭大江南北,延缓了全国大中小学校的开学计划。在这特殊时期,我校教职工上下一心,克服重重困难,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探索出了符合戏校特色的在线教学模式,创新了传统戏曲教育教学方法。


《第一教育》记者臧莺为此特别撰写了《戏曲教学“新课堂”,唱念做打在“云”上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让学生隔着屏幕也能“练好基本功”》,以下是该篇报道全文内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沪上中小学纷纷开展线上教学,让学生们即使“宅家”,也可以不耽误学业,“停课不停学”。但不同于普通中小学一块屏幕一本书,就能“再现”课堂教学,对习惯了以“口传心授”“面对面教学”传统方式为主的戏曲学校师生而言,却是一个大难题。面对这样的困难,上戏附属戏曲学校的教师们没有退缩,他们纷纷展开头脑风暴,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只为按时完成教学计划,不耽误学生学习。


与时俱进·为在线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据了解,由于大部分教师之前没有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经验,对网上教学方式不熟悉,一部分老教师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更是不太熟练,但大家坚定信心,纷纷表示“为了学生,一定要与时俱进”。2月中旬,校领导建议教师们转变观念,学会使用网络平台,并利用好平台组织戏曲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老师们积极响应,青年教师“各显神通”,通过电话、微信指导老教师利用新平台实施教学,老教师也主动向学生、子女请教,互相交流使用各平台的长处与不足,切磋哪些平台更适合于戏曲内容的教学需求。通过摸索、学习,教师们很快能够熟练运用平台对学生进行假期复习辅导了。当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上戏附属戏曲学校的教师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学校教导科的统一安排下,马上转入正式在线教学阶段,在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方案、提前备课并反复演练的基础上,于三月初开始按课表有条不紊地展开在线教学。


     截至目前,在线教学已运行三周多,教师们从指导学生假期复习时的一筹莫展,到积极尝试、大胆探索,采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Zoom、企业微信等平台进行授课,已变得愈发游刃有余。为帮助教师们提升教学质量,学校教导科还组织各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大家互相介绍经验,总结不足,探讨解决办法,为接下来的在线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各显神通·新老教师变身神奇“主播”

     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部署,上戏附属戏曲学校的全校师生都投入到了在线教学的工作之中,尤其是一些外聘艺术家,作为70岁以上高龄的老教师,他们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方面,可谓难上加难。但老师们不畏困难,发动子女、全家上阵,学校也积极调动学生干部与班主任,与他们紧密联系,在正式开课前搭建好一个个网络平台,并帮助他们学习掌握教学新技能。


     京剧名师沈绮琅是学校退休多年的老师,但从未脱离教学岗位,一直在为学生授课,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戏曲新人。本学期,沈绮琅的教学计划是教授18京班梅派剧目《坐宫》一折。经过三周的网课,她深有体会地说:“网课对文戏抠戏,效果非常好,进度快。作为一名70岁的老同志,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很难跟上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的。”为此,沈绮琅以网课“新课堂”为载体,不断变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坐宫》唱念是课程的重中之重,于是她先将所学段落的唱念录音发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录音发回给她;在收到学生的录音后,她会仔细将每位学生录音中的问题用纸笔记录下来,以微信语音形式针对“节奏、气口、行腔及语气”逐个讲解,并要求学生根据她的讲解与再次示范,记录学习心得和问题总结,达到及时发现、纠正、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学生记忆的教学目的。





     学校昆剧教研室的退休教师吴崇机,从事昆曲音乐工作六十载,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培养昆曲音乐接班人上,现昆曲界的国家一、二级笛子吹奏员中,有很多是他的门生。学校为昆山当代艺术剧院培养的2019昆剧班,再次聘请吴崇机老师出山,传教授业。尤其是近几十年渐渐被忽略的“工尺谱”记谱传统精华,在该班的教学中也被吴崇机积极推广传承,令学生们感到受益匪浅。疫情特殊期间推行网络教学,吴崇机不顾年事已高,积极投身其中,借用哔哩哔哩网络平台等新型媒介形式授课,并在网上大力推广昆笛,点击率超过四位数,受到广泛欢迎,对昆曲的传承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老教师们纷纷网上“尝鲜”,青年教师们更是不甘落后,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主播”,进一步增进了师生关系,也使教学变革真正落到实处。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戏曲音乐专业教师王云鹏分别与浙江温岭、上海闵行等地的学生连线,为他们上笛子课。这样的线上远程教育,对他和学生而言都是第一次。“我们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演练。”老师们群策群力、制定合适的在线教学方案,并在正式授课前反复做好压力测试、可行性测试等。比起讲解PPT、点名学生发言,戏曲线上教学有着更多的独特性。据王云鹏介绍,大课以讲内容为主,一对一、一对二的专业课相对特殊,每个学生在演奏后,都由老师逐一指导,比如掰正手指手型等。“面对面教学时一蹴而就的动作,放到线上远程教育,难度倍增,在可行性测试中,我们遇到过网络卡顿,音频、视频不同步等问题,反复换了好几个软件。”王云鹏笑言,不少教师备课中变得比以往更加“火眼金睛”“听风辨音”,他们会从略微晃动的屏幕中分辨孩子弹拨乐器的手指位置,也会通过判断线上传输微微变形的声音,了解学生是否卡上正确的节奏点。下周,王云鹏还有打击乐课,3名老师、9名学生共处一个在线课堂。“孩子们正处在分行当的关键节点,在线教学以恢复假期落下的基本功为主,我们需要督促学生背演奏要用的曲牌、词牌。”





     在视频教学中,青年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口型,声情结合以及过门、锣鼓衔接,节奏把握”等问题,学生之间也会共同学习、相互激励,从而将网络授课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化。李名扬是一位青年武丑任课教师,武丑通常以跌、打、翻、扑为主。为达到在线教学的最佳状态,他将训练内容与教学内容整理出来,经课堂实践后产生较好效果。如矮子功训练不受场地限制,“蹲矮子”的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眼神、念白与唱腔;又如武丑行当中很多“小跟头”要求做到轻、漂、溜,如扎头旋子、双飞燕、案头、蹦高等,这些“小跟头”完全可以在家中训练,为此李名扬专门给学生布置了一定的训练数量,以起到“量变到质变”的作用。





     杨亚男老师是教武旦的,每次网上教学,她都要求学生视频打卡;为防止学生偷懒,她还把家长也拉进群内监督;在布置自习作业后,她会要求学生录制自习内容的视频,并发给教师审查;当她观看学生发回的短视频时,每次都要看近百个,边看还会边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点评效果,纠正错误……通过每天和学生视频,杨亚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情感,还弥补了平时一周上两次课见面机会少的不足。频繁的交流沟通,使学生们也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提升,教学效果突出。









唱念做打·各大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网上教京剧,有没有可能?上戏附属戏曲学校的教师们早已想好对策。学校京剧教研室教师石晓珺制定了“录音和视频”两步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上课前已对所学剧目进行预习,课前将唱念以录音形式“回课”,石晓珺将每位学生录音里的问题用纸笔记录下来,课上针对“节奏、气口、行腔及语气”逐个讲解,并要求学生记录学习心得和所遇到的问题,以起到及时纠正、加强记忆的教学目的。经过网上试运行,教学效果超出石晓珺预期,她认为在线教学不仅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模式,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还开拓了她在不同领域的教学认知。另一位京剧专业教师杨淼提前为学生建立班级微信群,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及预习内容,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学习视频,定期检查学生的寒假作业及预习情况,再一一进行纠正。有了这样充分的教学铺垫,为在线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也冒出了很多问题,如声像延时,如高音屏蔽、肢体纠错等,这些问题纷纷在教研主任群内得到反馈,引得大家集思广益,展开头脑风暴,寻找解决办法。例如,针对声像延时问题,可采用录播形式发布,供学生学习后再回馈教师;针对高音屏蔽的问题,可采用集体授课,一对一指导的教学形式,大家一起上课,但每位学生单独唱,只打开一人的话筒,其他学生旁听,这样可以减少高音屏蔽的情况;戏曲专业很多课程需口传心授,现场教学中教师只需手指上去一点,学生的体会就会立即不同,但网络教学隔空纠错犹如隔靴搔痒,效果不大,于是教师们就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录制慢动作视频,让学生看得更清晰明白,加上上课时让学生记录问题、写体会、写心得,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也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基本功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在网络教学开始前,学校基本功教研室的教师们针对课程设计安排,对视频资料、照片资料、理论资料和课前笔记等进行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在场地和道具都有限的情况下,老师们都意识到,加强基础动作训练,是夯实基础的根本。于是,在网络教学中,着重针对腿功训练,要求学生多进行软度、控制、踢腿、搬腿等练习;在身训、把子课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多练习一招一式的动作,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要求其多进行步伐、手势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远程授课不能“面对面、手把手”,缺少了师生共同在场的教学示范的感染力,以及给学生上手肢体纠错的体验感,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也更加注重加强语言术语方面的描述,把示范动作的专业术语准确的描述讲给学生听,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各项动作的要求。 





     戏曲表演中的毯子功筋斗,因演出时各种翻腾跳跃都是在舞台的台毯上完成的,为更好地适应舞台,也为了在训练中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安全,毯子功训练也是在毯子上进行的。在毯子功的训练过程中,教师的抄把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保护学生安全的措施之一,也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的手段之一。但网络教学却给毯子功的练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而延迟开学更是会让一些学生的“退功现象”持续更长时间,这些都会对正式开学后的教学进度造成影响。


     为延缓学生“退功”,学校毯子功教研室教师迎难而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讨论在线授课方案。其中,中、高年级学生在有限的训练场地里,除训练辅助筋斗外,还要增加身体素质训练,有针对性地增强局部肌肉的力量,如进行障碍性跳跃素质训练等。由于毯子功筋斗通常是在羊毛地毯上进行训练的,因此在前期筹备中,老师们就与学生进行沟通,建议他们准备一些瑜伽垫、小块的厚一点的化纤地毯、小块的折叠垫子等,并指导学生如何整理家庭环境,更好地利用家庭空间进行训练。为消除学生在家独立训练、无教师保护的心理障碍,教师们共同商讨,对学生情况逐一分析:对有能力独立训练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动作分解鼓励其尝试独立完成;对能力不稳定的学生则采取保守方法,暂时让他们训练基础辅助内容。








技术支撑·信息化为在线教学保驾护航

     在这三周的在线教学中,教师们积极寻求各类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和办公效率,学校信息中心与上海戏剧学院共同推进了VPN建设,为教师居家办公打通“最后一公里”。通过VPN的接入,可以实现教务系统、学工系统、OA系统等校内信息化系统的访问。同时,上海电信为学校有需要的教职工家用宽带上行及下行速率进行免费提速,助力在线教学。据学校负责人介绍,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非常时期,不畏困难、磨炼意志,变被动为主动,学会并懂得“学会学习比学习更重要”;让他们在疫情肆虐下仍感受国家、社会和学校给予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而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学校全体教师也积极迎难而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拓展思路,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微信视频、音频、腾讯会议等科技手段,进行在线授课。三周的网课进行下来,老师们不断学习掌握新技能,积极应对新课题,尽管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积极性也很高,这都让教师们信心倍增,感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也使得教师们对戏曲教学有了新的认知: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尤其是从事传统戏曲艺术教育的工作者,本就容易被外界误解为是与时代“脱钩”的一个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更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学会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让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来源:第一教育   作者:臧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