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我们有幸请来了国家一级演奏员,上海昆剧团首席笛师,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昆笛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顾问,钱寅老师,来为我们讲一堂《昆曲曲笛与音乐》的课。
钱寅老师师承俞逊发、顾兆琪,主要代表大戏有:《班昭》、《长生殿》、《奇双会》、《牡丹亭》、《桃花扇》、《烂柯山》、《一捧雪》、《玉簪记》、《上灵山》、《司马相如》、《占花魁》、《墙头马上》、《白蛇传》等,以及《八阳》、《亭会》、《思凡》、《小宴》等近百出折子戏。2013年荣获第五届昆剧艺术节优秀笛师奖。
本次校本特色实践坊活动首次以在线形式举办,与会者除了有学校乐队老师,还有校内对昆曲感兴趣的教职工以及19昆剧班的学生们。
主讲钱寅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笛子的由来及发展:从远古时期的骨笛,到汉朝的“篴”,再到唐朝时期正式区分开了“笛”和“箫”。他同时介绍了笛子的种类,其中在戏曲中常用的笛子是梆笛和曲笛。梆笛由于其音色特点,常用于秦腔、河北梆子等北方地区的地方戏,曲笛则是因伴奏昆曲而得名的笛子。而在昆曲伴奏中,曲笛是以“叠、打、赠、颤”为主要伴奏技法。随后,钱寅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叠、打、赠、颤”这四种技法,他介绍了在昆曲伴奏中的运用、昆曲的曲牌,南曲北曲的区别、唱词的声调以及唱腔中的腔格和相应的伴奏方法。钱寅老师通过演奏名家的演出视频和他本人录制的伴奏音频,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知识点。
随后,钱寅老师着重分析了曲笛伴奏与演员之间的关系。他提出四点内容:一、曲笛伴奏既要跟着演员走,也要“领着”演员唱。二、曲笛与音乐唱腔旋律要保持高度一致。三、曲笛演奏气口与演员一致。四、人物不同,曲笛演奏节奏、强弱、风格也不同。
钱寅老师指出:“昆曲的曲牌一般都有比较统一的节奏,当演员太快或者太慢时,笛师就要用技法带着演员唱,达到比较合适的节奏。这就是所谓的曲笛伴奏既要跟着演员走,也要“领着”演员唱。虽然每个演员的习惯唱法不同,或者是舞台上的状态不同,同一段唱腔会出现很多种唱法,曲笛伴奏与唱腔旋律高度一致,演奏必须要贴合演员的唱腔,不能只按照谱子吹。在气口上,演奏时同样要和演员的气口保持一致。因为剧情人物的不同、行当不同、性别不同、角色年龄不同或者是演员的年龄不同,所以笛师在演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做到节奏、强弱、风格都和角色及演员保持一致。”
在本次活动中,钱寅老师详细总结了他几十年的舞台演奏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鸣和热烈的互动讨论。钱寅老师和我们一起探讨了日常伴奏中所出现过的问题,共同寻找根源以及解决办法。他还通过举一反三,让我们知道了今后如何避免出现类似情况,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运恰当的办法来解决。
通过实践坊活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在舞台上,乐队和演员之间配合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并避免激化矛盾产生反效果。为今后乐队与演员在舞台上更好的合作,起到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这次的实践坊讲座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以及其他参加人员的一致好评。线上实践坊活动也让我们打开了思路,拓展了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