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戏曲魅力 扬文化自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十年回顾

发布者:上海市戏曲学校发布时间:2024-12-05浏览次数:11

11月27日上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2024年工作交流会议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隆重举行,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俞文达、11所基地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基地的承办方——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才与就业》杂志团队参加会议。

会上,大家总结“昨天”、交流“今天”、畅想“明天”。市教委职教处肯定了11所基地学校十年来的工作,并表彰了先进。我校蒋文斌老师被评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优秀组织者”,牟元笛老师、李燕老师分别被评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优秀教师”。


图片


我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是2014年首批获评的5个基地之一,十年来以推广戏曲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和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有效地发挥了基地的辐射作用,用行动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精神落到实处。2018年我校还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传承普及推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戏校的责任。学校由党总支牵头,以学生专业实践为基础,由学生科、教导科负责具体协调,以专业老师和学生为具体实施者相继完成了基地的各项任务,同时也将基地的工作与学校德育活动相融合,使之成为我校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地成立之初,以“如何做好普及讲座”为主题召集老师们开展研讨达成共识,确定了讲座必须具备内容普及性、形式多样性、交流互动性的原则。在三大原则引领下,陆续推出了江沛毅老师的《此曲只应天上有——走进昆曲》、李燕老师的《戏韵身形——戏曲身段表演赏析与实践》、牟元笛老师的《京剧旦角艺术发展史赏析男旦篇》、倪萌老师的《戏曲妆面——俊扮的美》、王云鹏老师的《京剧打击乐普及》《京剧伴奏乐队文场普及》、徐尧老师的《我的魅力价值百万——短视频的表现力》、杨媚老师的《带您走进音乐剧》《声歌舞影音乐剧》、尹文卿老师的《京剧脸谱艺术》、赵根楼、单姝妍、虞悦等三位老师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木偶(傀儡)艺术》、张帆涛老师的《繁花似锦——在歌声中看见音乐剧》等,形成了戏曲普及系列讲座。老师们的讲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语言通俗易懂接地气儿,讲座现场观众还能看到学生示范表演、了解戏曲舞台幕后故事,更能亲身参与互动体验,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好评如潮。


十年来,我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在市教委职教处指导下,在教育报刊总社统筹下,在学校党总支的带领支持下,从基地功能的定位到传承方式的研讨实践,从基地内容的不断开发到资源共享、互助发展,从基地自身资料积累到抢救珍贵戏曲资料,每一步发展都走得非常扎实。据统计,我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成立以来面向大中小学生、街道社区居民、民主党派人士、社会白领等,共开展各类讲座88场、个性化演出25场、集体展演2次,同时还制作了6部微课、2个宣传视频,汇编了画册集锦1本,教案集1本,抢救了珍贵戏曲资料3份,为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图片


图片






今后,我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将继续在上级部门和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戏曲表演人才培养和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己任,为持续充分展现中华艺术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