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适值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10月24日中午,上海戏校教师幸福学堂“德润师心·风正教行——师德师风系列讲坛”,也如期迎来了“开学第一课”。著名教育专家王志琴老师应邀作了《薪火传艺德 立心铸师魂——新时代戏曲教育者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学校党总支主办,研训中心具体承办,全校教职工出席聆听,共同探索新时代戏曲教育的真谛。

讲座聚焦“以戏育德、以情润心”,始终围绕“戏韵融德:以‘口传心授’传艺德”这一中心主题,分别从技艺传承中的师德渗透、经典剧目的价值承载功能、“学高为师”的专业实践路径、“身正为范”的行为准则落地、教学过程的双向修养培育、师德建设的载体创新、浸润式教育的实施策略、经典剧目案例、戏韵融德实践共创等九个方面,予以阐述。指出“戏无技不惊人,无情不动人,无理不服人”“艺寓于戏,戏寓于人”“出人、出戏”是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实现教学、科研、创作、实践协同发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戏曲人才,为戏曲艺术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同时,积极贴合今年“九三阅兵”,在“兵魂励教:以阅兵精神强担当”部分,通过精神解码——阅兵彰显的核心特质、联结使命——戏曲教育的“守正创新”、融合逻辑——传统与时代的艺术对话、课堂启迪——在戏曲改编中深植家国情怀、在舞台实践中传递传承使命、在艺术创作中厚植民族情怀、教师角色——精神传承的灵魂工程师、凝聚共识——践行育人核心使命等九大章节,指出“学艺先做人”“艺高不如德高”“台上演戏,台下做人”等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履行管党治校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打造“戏曲+思政”品牌,加强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在新时代造就更多德艺双馨的戏曲人才。

为时一个多小时的讲座,紧扣戏曲艺术学校的特色与教师的职业使命,将“师德师风筑基石”与“家国情怀铸魂魄”深度融合。同时,兼以上海全员导师制“学业指导、品德塑造、成长关怀”为核心要求,结合戏曲“口传心授”特色,为我校戏曲专业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育人路径、方法,并助力全体教师明晰的育人方向、坚定的职业信念。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这一瑰宝,是广大戏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这深刻阐明了人才对于戏曲事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守正不渝,创新不止。通过此次讲座,广大教职员工纷纷表示应该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戏曲教育。
内容提供:研训中心
文字撰写:江沛毅
照片拍摄:简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