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60周年。60年被称为一个甲子,蕴含着承旧延新的意义。从上一个甲午年,到这一个甲午年,上海市戏曲学校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的流金岁月。60年间,戏校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优秀戏曲人才,遍布全国各大戏曲院团,成为传统戏曲演出及传播的中坚力量。为了庆祝一甲子的辉煌业绩,上海戏校将举办一系列的展演活动:
一、与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携手演出。于2014年5月18日14:00在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大剧院演出新人版沪剧《庵堂相会》和6月4日19:15在天蟾逸夫舞台举办“庆祝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六十周年越剧专场”。这两场演出的演员皆为上海戏校毕业生,他们的倾情献演体现了上海戏校多剧种教学的丰硕成果。
二、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携手演出。2014年5月30日、31日晚19:15在天蟾逸夫舞台举行“甲子华辰——庆祝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六十周年系列展演暨上戏2014届京剧、昆剧班学生毕业汇报演出”。演出剧目分别为京剧《龙凤呈祥》和昆剧《墙头马上》。这两出剧目的主要演员皆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如京剧班学生张博恩、董炳义、吕宛星、赵宏运、季永鑫、谢添赐、王建帅、孙亚军;昆剧班学生倪徐浩、张莉、张前仓、周喆等。他们青春洋溢,英姿勃发,是京昆艺术的优秀接班人。在母校建校60周年之际,他们将向观众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借此为母校送上一份合格的生日礼物。
龙凤呈祥演出剧照
墙头马上演出剧照
三、“青年教师杨舒雯京剧专场”。
戏校今天取得的辉煌业绩与它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分不开的。戏校成立之初,便礼聘了诸多在京昆界颇有影响的大师方家来校任教。时至今日,戏校不仅保留了聘请名家名师来校任教的传统,还培养了一批教演俱佳的优秀青年教师。借校庆之机向社会展示学校的青年师资力量并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是戏校举办“青年教师杨舒雯京剧专场”的初衷。
杨舒雯,也就是杨淼,200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蓬先生的入室弟子。大学毕业后,杨舒雯就来到了上海戏校任教,至今已有12年。在这12年中,她兢兢业业,育人教心,为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培养了诸多新生力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也不忘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继续向名家求教。此次专场演出,她将为观众献上《文昭关》、《赵氏孤儿》、《将相和》三出骨子老戏的经典选段。
《文昭关》由杨舒雯的恩师叶蓬先生亲授,是她上大学后学的第一出戏,也是她学习的第一个“杨”派剧目。叶蓬先生在这出戏中将“杨”派唱腔的精华毫无保留地教授于她,并且根据她的嗓音特点,对唱腔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使她在专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赵氏孤儿》是杨舒雯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为契机,受教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秉谦先生。《将相和》亦是由朱秉谦先生亲授。通过对这两出“马”派戏的学习,杨舒雯在念白和表演上愈发精进,并大大拓宽了自身的表演风格。
杨舒雯京剧专场演出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教师杨舒雯京剧专场”还将邀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舒雯的老师叶蓬先生、朱秉谦先生亲临演出现场,为上海戏校60周年华诞和“京剧专场”表示祝贺。上海戏校优秀青年教师石晓珺(《穆桂英挂帅·捧印》)、牟元笛(《大乔小乔》选段),以及杨舒雯的学生(上海戏校京剧班学生)付广垚(《三家店》选段)也将在“京剧专场”中祝贺演唱自己的拿手剧目选段。
图为叶蓬、朱秉谦老师与演员合照
一个甲子的岁月,上海戏校一路走来,辉煌尽现。正如郭宇校长在系列演出的《序言》中所写:历史就像是一面关照今古的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观见过去,也能看到当下,更可预见未来。六十年的甲子之庆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相信,在当代戏曲人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戏校和祖国的戏曲事业都将更加美好。
后附《序言》:
《甲子华辰——庆祝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六十周年系列展演》
序
在以天干地支为纪年单位的传统历法中,六十年作为一个干支的循环,被称为一个甲子,蕴含着承旧延新的意义。从上一个甲午年到这一个甲午年,上海市戏曲学校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的流金岁月。六十年间,学校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遍布全国各大戏曲院团,成为传统戏曲演出及传播的中坚力量。为了体现出这一个甲子的辉煌业绩,上海市戏曲学校与各大戏0曲。0院团携手,举行一系列展演活动,借此表达我们对历史的景仰与对未来的展望。
1954年,上海市戏曲学校的前身——华东戏曲研究院昆剧演员训练班问世,众多德高艺湛的传字辈名师与充满朝气的学员们,一起全身心地致力于昆剧的薪火相传,同时他们也为戏曲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1955年,以昆剧演员训练班与越剧演员训练班为基础,上海市戏曲学校正式成立,并于次年招收首届京剧班学员。六十年过去了,上海市戏曲学校秉持着建校之初“继往开来”的传承精神,一以贯之,始终没有改变。
回顾学校六十年的光辉历程,我们最应铭记不忘的是一代又一代的菊坛名师。上海市戏曲学校从建立之始就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礼聘了诸多在京昆界颇有影响的大师方家,俞振飞、言慧珠担任校长,昆剧界的朱传茗、倪传钺、方传芸、郑传鉴、华传浩,京剧界的陈秀华、产保福、陈富瑞、杨畹农、魏莲芳、张文涓、言少朋、张少楼、杨小佩等,纷纷来校任教。这些名师当时在界内外已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但他们为戏曲人才的培养一直兢兢业业,教学授课严谨,对学生爱护有加,许多事迹至今仍为学校师生传颂。他们的言传身教为戏曲教育事业树立了崇高的楷模,足以垂范后世。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学校的教师依然延续着这些名师的精神与传统,为传承戏曲艺术、培育新一代传人尽心尽责,任劳任怨,他们在当前为守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必将得到深深的致敬。
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多元且娱乐至上的时代潮流中,毋庸讳言,以昆剧、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社会的自由度日益变大,包容性愈来愈强。在这个大环境下,如何趋利避害地保存并发展传统戏曲事业,这是每一个戏曲从业者,特别是从事戏曲教育的人应该思考的课题。展读上海市戏曲学校六十年的历史,有两项相辅相成的工作,始终在并行不悖地运转,一项工作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戏曲传统,把传统戏曲程式与规范最大程度地传递给每一名学生;而另一项工作则是在此基础之上,与时俱进地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变革,保证古老的昆剧、京剧等戏曲艺术能在新的时代,以恰当的形式鲜活地体现在每一名学生身上。这两项工作,是六十年沉甸甸的历史带给我们的启迪,也是历史交付给我们的责任。
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历史就像是一面关照今古的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观见过去,也能看到当下,更可预见未来。六十年的甲子之庆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愿上海市戏曲学校的明天更美好!愿祖国戏曲事业的明天更美好!
是为序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
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团长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