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戏剧展现舞台——记戏校话影专业师生演出《从清晨到午夜》(2007年6月4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6-04浏览次数:125

    2007年5月17、18日晚,在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校区黑匣子排演厅,上戏附属戏曲学校话剧影视教研组师生同台演出了德国表现主义话剧《从清晨到午夜》,得到了观看演出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张仲年、徐幸捷、孙重亮、田恩荣、孙秋红、李建平、糜曾、曹树均、傅小萍等的肯定。

    《从清晨到午夜》是德国著名表现主义剧作家凯泽的代表作,作品于1912年发表,1917年4月28日在慕尼黑小剧场首演即获成功。此后该剧在多国巡演,包括当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极受欢迎。该剧的故事情节深入揭示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的理想的幻灭和价值的失落。同时集中体现了凯泽剧作的表现主义风格,主题的变形、以类型人物取代个性人物以及场景转换技巧等典型的表现主义手法在剧中都得到充分运用。

    戏校话影教研组为贯彻校领导提出的青年教师要进行展示性演出的要求,选择了该剧目并进行了认真的排练。剧组由孟真宇(表演课教师)担任导演;徐尧(表演教师)、王卫(表演教师,外聘)、王海燕(台词教师)、宋乐(舞蹈教师)担任主要角色;戏校05级话影班的张思颖、朱莹莹、孙庚等数十名学生和戏校话影班毕业生胡是之、施维(二人现均在上戏就读)等参与演出。师生们利用春节假期休息时间,平时双休日和晚上的时间进行排练,前后历时半年有余。其间,为了能更好地重现大师的作品,展示表现主义戏剧的特点,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反复琢磨、集思广益,经常为了某个外部形体动作的协调和默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练习,直到满意为止。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演出的05级同学,年龄最小的只有16周岁。虽然完全没有舞台经验,但是接到演出任务之后都非常高兴,将之看成一次难得的实践和锻炼机会。他们放弃休息,经常不顾刮风下雨,准时到场排练,比平时上课还要认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排演也碰到了许多困难,但剧组成员调动各种因素,得到戏校舞美教研组和戏曲学院有关部门的帮助,解决了灯光布景和音响效果的问题。05话影班的许多同学还主动承担了部分灯光布景、场记方面的工作。学校在演出经费及相关事务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也使得参与剧组排练的师生增加了成功推出该剧的信心。终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从清晨到午夜》在黑匣子公开演出了。从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可以获知演出取得了成功,所有参加演出的老师和同学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出戏的成功上演会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希望!

    尽管演出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尽管在剧本的表导演处理上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此次展示性演出创造了多个第一:它是上戏莲花路校区里第一次表现主义戏剧的公演,也是话影教研组第一次由师生同台演出的大戏。在艺术道路的跋涉中,《从清晨到午夜》的排演告诉我们:艺术需要的是勇气和探索精神。

《从清晨到午夜》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