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功特技的退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3-09浏览次数:26

      京剧是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了唱、念、做、打、武的形式,生、旦、净、末、丑各行演员,都必须在这五个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但又有所侧重,像武功特技,主要是武戏演员用的较多,特别是武丑、武净、武生和武旦演员,有些特技是非掌握不可的。      (如:腿功里的:朝天蹬三起三落、射燕、探海。顶功里的:空顶、汗水等。)但要练好这些功夫并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是要付出不少汗水的。老前辈们说的好“戏不离技技促戏,莫要戏等技。”这句话的意思是:演戏不能没有技巧,技巧可以使戏的内容更突出更丰富,使戏更生动精彩。但是技巧这东西不是两三天就可以练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这十年的功,在台上怎么能得心应手的表演好这一分钟呢?所以说技和戏是不能分开的,要想出好戏技巧这关一定要过。现在的武戏演员武功技能方面优秀的屈指可数,而正真达到炉火纯青的更是凤毛麟角。很多武戏靠的就是高难特技而受到观众认可的,例如:武生戏《伐子督》里的三张桌大靠“云里翻”下高,武花脸戏《火烧余洪》里最后一场“火烧”中“圈旋子”、“圈搅柱”、“四门跟头”和武旦戏《盗库银》、《虹桥赠珠》里多人配合的“出手”等。这些都是武戏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现在的武戏删的删减的减,没有的特技就找个简单的技巧代替掉,有的索性直接减掉不用。造成这种现象存在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武戏演员太懒,其次是他们不如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们那么能吃苦。我们的京剧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近年来武戏在某些方面也是有所进步的,出现了很多新的绝活,(例如:“老树盘根”主力腿站稳搬起朝天蹬,控腿时把控在空中的腿从主力腿的外侧盘过,双手山膀不给予受力一直盘住在做三起三落。这个特技是在朝天蹬三起三落的基础上改进的。还有“云里直体360”下高。这个技巧是把 “云里翻”和“转体360”融为一体用在了下高上堪称经典。)但我认为普遍的人是在走下坡路。我们在对武戏的继承与发展上有很大的误区,我们忽略了要先继承再发展的必然规律,表面看来有些东西好像是改革改进了,但实际上我们是在逃避困难,老一辈艺术家们给我们留下的东西我们怎么可以说改就改,说减就减。现在有很多特技都已经失传了,在这样下去前辈们的辛苦终有一天会白费的。下面我就个人的看法来谈谈,近年来武功特技在武戏中的发展过程,较过去都发生了哪些不足的变化或者说是退化。
一、技巧的退化
      过去的武戏演员们练功的样式很多很辛苦,现在很多特技都失传了。就拿顶功来说,顶功是开门功,通过竖立可以到达腕、臂、肩、腰的力量、柔韧性和控制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平衡能力,为以后学练各种翻扑技巧打好基础。顶功看起来容易,其实很艰苦的。需要双手离靠墙处一步距离,甩腿立腰摆上,双脚轻轻靠墙。这样是练习手腕子的承受力和肩腰的韧性。开始练只拿几分钟,慢慢的往上加时间,几十分钟或半小时,老前辈们的顶功一上来就是一炷香的时间。到一定时间后需要拿空顶。所谓空顶就是不用靠墙拿。全凭指、腕、臂、肩、背、腰、腿等多部位的完美配合,在平地上起顶。这是为以后的力量控制性技巧打基础。
       然后就是“旱水”、“左右卧鱼”、“掐葫芦”以前的老师要求学生的手摸到哪就在哪起顶,不管是单手、双手还是椅子背或是石板凳、桌子角摸到哪就在哪起才行。练完各种空顶之后再练板凳顶,所谓板凳顶就是两个板凳竖起来,人在上面先是拿空顶,然后右手落旱水,左手把左边的板凳要举起来,然后在起顶,左手落旱水,右手把右边的板凳举起来。还有另一个练法,地上放一个板凳,上面再摞一个板凳,但是上面的板凳是四条腿朝上,手摸到那条腿就得起顶,难度是非常大的。我看过一本叫《戏曲武功特技选》的书上面说有个老艺人叫小九霄顶功非常好,他演的《石猴出世》堪称一绝,当演到须菩提对石猴讲经说法时,须菩提唱吹腔,石猴要在须菩提的左右窜来窜去,当摸到须菩提的左肩膀(须菩提做的椅子背)一把顶要很快的竖起来,然后轻巧绵软的下落,再到左边竖顶,以随意四处轻松起顶,描绘石猴天真顽皮,戏与技的完美结合相当精彩,不但要注重戏的表演有人物,又有放在“兜里”(兜里:这里是指顶功扎实,像囊中取物一般简单)的玩意,可见功夫之深。在看看现在演出的武戏有顶功展示的,如:武丑戏《盗银壶》、《时迁盗甲》和武旦戏《锯大缸》等。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的旱水,连掐葫芦都很少见。有的武丑椅子顶就剩下一种了利用肩顶住椅子背,双脚倒立左右手扶椅子掌握平衡。有的演员为了偷懒迎造舞台效果更是在道具上动手脚,在红椅子上绑上红色的布条和棉花,用肚子直接按在椅子背上用手掌握平衡,从而代替了旱水以及掐葫芦。旧社会的武丑武旦演员,要是没有高超的特技和绝活,在舞台上是站不住脚的。所以顶功是武戏演员必备的特技之一,特别是武丑演员。没有顶功就谈不上其他的武功特技了。要练好顶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要长年累月的坚持,狠练、苦练,有一股拼命的精神才行。
     《戏曲武功特技选》这本书上面说以前旧社会有这样一出戏,戏名叫《大卖艺》,里面有许多武功特技,其中一个演员站在三张高的桌子上,两腿间夹一个鸡蛋,双手拿了一个放了许多小米的簸箕,从三张桌上面翻一个云里翻。(云里翻:双脚并拢满脚站在桌子上靠前边缘的地方,身体直立双手向前起过双肩,双手掌向前扣腕子,发力时靠双手往前斜上方45度领膀子,同时双膝弯曲跟腿找胸脯吸腿,手领完后抱住双腿全身成球状,整个身体转过225度后双手撒开靠灌力转到360度位置正好双脚落地。这个技巧是现今流传下来较难的一个特技了。)下来,鸡蛋不能掉也不能破,小米又不能撒出来,真是太难了。可见老艺人们为了吃饭付出了多少艰辛的血汗啊。
      另外,特技必须是高质量的,而不是一般的技巧。例如武丑的“矮子”功非常重要必不可少,著名武丑演员叶盛章为了练好扎实的“矮子”功曾经在城墙跺口上耗“矮子”。武丑常用的还有脑踺子(比按头又提高了一步,因为翻转过程中不能用两只手来支撑,只用头部撑地,三点支撑变成一点支撑,所以,只有很好的掌握身体重心,使之不斜不倒,再加上蹬摆腿和弹腿挑腰的配合,就能顺利翻过)、踢矮子、滚花盆等这些基本技巧都是武丑必不可少的。
     从大多武戏演员来看下高是件难事,普遍的就是两张高,下的技巧大多都是简单易学的如:蛮子、折腰、前扑等。还有三张、四张:云里翻、缩前扑、云里折腰、斜提、倒插虎这些技巧现在已经不大多见了。而长跟头里的“小翻提回龙小翻折腰回龙小翻前扑”更是多年没有出现过在戏曲舞台上了。(“回龙”指的是:跟头落地后顶住惯力从刚才翻过的路线原路在翻回去)
      要练好特技,必须从扎扎实实的基本功着手。有道是学成容易练功难。悟性好的一个星期就可以学一出戏,但基本功不扎实,功架、速度、造型都掌握不了,怎么能演好人物呢。顶功用时再拿,腿用时再压根本来不急也是行不通的。武功特技不是一两天就可以练出来的。三百六十天要天天去磨日日去练,伸筋拔骨、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效出成果。
二、技巧在戏中的运用
       下面我再谈一谈武功特技在戏曲中如何运用的问题。武功特技练出来不容易,但要用的合乎情理、恰到好处也是不容易的。“戏不离技、技不离戏”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洗浮山》的贺天保,当在剧中他中了飞抓之后,如果走串小翻过桥接几十个旋子,不是不行,但是这样技巧有了,贺天保这个具体“人”就没有了,只剩下了以个空架子。我看过一张《白水滩》的光盘,和我以前学过、看过的都不一样。望滩、打滩过去后,许世英自行卸下手肘,脱下学子,摘掉罗帽,换上薄底,赤裸上身拿了两把带红布的双刀,就在舞台上耍双刀下场。双刀上附有银纸耍的非常逼真,左一个抛刀右一个转刀的,技巧五花八门,看的眼花缭乱,后来见穆玉矶开打时更是技巧繁多,赤裸上身在舞台上翻来翻去,磕子、肘棒子、倒插虎磕等技巧使用次数繁多。功底十分扎实。在赞叹他功底扎实的同时又不觉得有点别扭,离开了戏。离开了剧情,你翻的舞的再好,也不过是卖弄技巧而已。安排技巧也是一样的,扎大靠硬要走扫趟旋子难度系数是高可是有用吗?合理吗?还有蛤蟆跳是形容蛤蟆从水中跳出滑稽搞笑的表演,但是用在《艳阳楼》或《铁笼山》片段里就成了真正的笑话了。所以特技的用法也是很讲究的,不能脱离了戏乱用。
     《雁荡山》这出戏对咱们来说并不陌生,全国的戏校、院团都复排过。但都没有以前的好。这出戏是一出“哑剧”,因为几十个演员中从主演到龙套,整出戏都没有一句对白以及唱腔,全是靠演员的技巧和身段融入锣鼓经曲牌里去表演。前面“陆战”中“望山”、“夜袭”中形容上山和被敌军用石头打下山时,运用了各种跟头如:小翻前仆、小翻抢背、串小翻等。充分的把技巧和剧情,以及人物紧密的结合起来这就很精彩了,到了“水战”时黄、蓝兵的一段“技巧综合展示”如“窜九毛”、“插翻”“走跤”等,把在水中两军交锋作战,厮杀互擒描绘的栩栩如生。到了最后蓝兵翻城而入占领城池时的技巧“过城”。各式各样的跟头腾空而起,似鱼跃龙门、大鹏展翅般翻过一百六十公分高的城墙,这时把整出戏推向了最后的高潮,使观众兴奋不已。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能看见,这么精彩的演出了。
      《火烧余洪》是一出武净专攻与武旦配合的武戏。前面两人扎大靠开打,余洪大败时走的技巧:“大靠倒插虎”、“大靠肘棒子”都表现被刘金錠打下战马的场景,技巧安排的非常准确也很形象,很好的表现了余洪被打下马来的狼狈形象。到后面余洪大败被刘金定追赶上山,余洪被迫无奈从山上跃山逃走,这里把特技下高(下高:从两张或更多张桌子上翻下来,一般技巧为折腰、台蛮、云里翻等)巧妙的运用在了跃山这个词上,表现武将身轻如燕,飞檐走壁的本领。最后刘金錠紧追不舍。余洪逃入竹林,刘金定放火烧林。最后一场“火烧”是《火烧余洪》的一个高潮部分,把武净的特技来了一个大综合,更难的是不但要边唱还要边翻。唱导板翻出形容被火烧的跌打滚翻,不时的叙述自己战败的情况,突如奇来的火焰喷的余洪左滚右翻。身上着火了余洪就在地上打滚将它扑灭,这里运用的特技是圈搅柱,(圈搅柱:左肩和颈椎做动作的支力点,双手是反动力点,双脚三百六十度上下旋转,逆时针向右公转一圈自传数圈)很形象的描绘了在地上打滚并且还把它美化了,这就是戏曲的高明之处。接下来的圈旋子和四门跟头都是围绕余洪被烧所设计的。为了不单纯的卖弄技巧,老前辈们还设计了唱腔,这样演员又要张嘴唱又要动手翻,对演员素质要求非常高。所以成为武净必学的剧目之一。不过现在的武净一般都不唱最后一场“火烧”了,前面扎大靠三套把子下来已经很累了,再加上基本功不扎实,武功特技不过关都是减掉最后一场的关键所在。“火烧”这场戏非常有看头,全面的展示了武净身段、把子以及基本功,技巧与剧情设计合理特技精彩。老前辈们为我们设计了这么好的戏,本来是可以让我们全面展示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现在的很多武净唱不了,到后面干脆删掉这场戏,这样还看的什么呢?以后的人要是认为把子和下高也难,那会不会把它们逐一也删减掉呢?要是真那样《火烧余洪》可真算的上是出大“文戏”了。真是可惜啊!
三、演员心态的变化
       我们这一代演员受到现在社会的一些外来影响心态上都有一些变化。但是这也不能全怪我们,毕竟以前的老艺人们是靠唱戏吃饭,要是不努力刻苦练功,饭碗随时有可能被人抢走,为了活命只能拼命的练。可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不愁吃不愁穿没有生活逼迫,感受不到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自然没有前人能吃苦,好的武戏演员更是少的可怜。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观众群,现在看戏的人群越来越少,普遍都是年龄偏大点的老观众,他们看戏、爱戏、更懂戏。很多老人看过以前老前辈演的好武戏,在看看当今演员演的都忍不住感叹到:“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啊!”听到这样的话真是惭愧惭愧。
      一些演员的心里还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一提到武戏演员就老往武行上想,让很多人心里都不是滋味,觉得唱武戏的就没有唱文戏的,那么能站得住脚,本来武戏就很苦又很难出人才,加上圈内的种种因素促使了很多人开始不愿意去学武戏的原因。但作为一名武戏演员,从幼年练功开始,就要一直保持艰苦乏味的训练。有的望而生畏中途止步了,有的本身就不是这块料。能保持练功到底的是凤毛麟角。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汗水泪水抛洒在舞台上。但他并不一定成为舞台中间的角儿.所以我们对武戏演员要有进一步得敬重.他们为武戏付出了太多太多。到了生长发育阶段特别是十三四岁男生“倒苍”(男孩声带发育变声)时很多文戏演员为了保护嗓子,也怕以后不能在以文戏为主,就被迫改了武戏演员,因为从小对武戏的不重视,练“童子功”最好的时段已错过,除非下很大很大的努力,都不见得能练出来,这也是近年来武戏平平,出不了拔尖的武戏演员的因素。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曾担心地说:“京剧再不重视武戏演员的培养,不久的将来,武戏就有可能绝迹京剧舞台。”让李蔷华等老京剧人颇感欣慰的是,首次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率先设立了武戏擂台赛。战鼓擂响,为期三天总共五场的武戏比赛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拉开帷幕。
  近年来,各种京剧汇演、比赛、晚会多偏重于文戏,武戏较少受关注,人才流失严重,少有新人崭露头脚,“武戏演员荒”成为全国京剧院团的普遍现象。本届京剧节首次推出武戏擂台赛,为全国的武戏演员搭建了切磋技艺的平台,为全国的观众送上了一顿    “武戏大餐”从而有效推动京剧武戏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我们现在练功太过于“幸福”了,缺少一种刻苦向上的精神。咱们戏曲界有句老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说明不疼不痒、舒舒服服练出来的功夫是上不了台面的。现在的年轻人练得是兴趣功,拿个棍挑挑刀、顶顶鞭、宝剑入鞘等花样活,腰、腿、顶功都不练,我们的戏曲事业怎么发展呢,每个戏都是挑刀、入鞘就没意思了。没有真材实料是不行的,我们不但要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还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使武功特技在戏曲舞台上争芳斗艳、绚丽多彩。把京剧武戏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中国戏曲出版社《武功特技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