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海派文化精髓、继承上海历史文脉,由我校与上海人民出版社联手精心打造的菊坛名家丛书第一辑于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4月14日下午,菊坛名家新书发布会在我校图书馆会议室隆重召开。丛书第一辑包括五本,分别是:许锦文所著《梨园冬皇:孟小冬》,费三金所著《绝代风华:言慧珠》,朱继彭所著《坤伶皇座:童芷苓》,李如茹所著《晶莹透亮的玉:李玉茹舞台上下家庭内外》,以及金勇勤所著《卿本戏痴:小王桂卿》。
此次出版的菊坛名家丛书第一辑的五位传主除孟小冬外,均属四大名旦之后的又一辈表演艺术家,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前均已走红,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了戏曲体制上的大变革,有的还在改革开放后迎来艺术上的新生。他们的经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传奇性极强;他们的故事不仅精彩,而且引人深思。这套丛书既注重表现传主的艺术成就,又全面展现了他们传奇的个人经历,在介绍传主经历的同时,还通过传主勾画其所处的阶层和时代面貌。另外,每本书收入了艺术家们各个时期的生活与艺术照200幅左右,可看性十足。
发布会上,菊坛名家丛书赢得了戏曲界内外众多名家、学者、名票的“众星捧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丁荣生、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黄昌勇、上海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丛书主编之一)唐燕能、上海人民出版社第四编辑室主任(丛书责任编辑)孙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小王桂卿、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沈鸿鑫、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张洵澎、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梁谷音、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陈朝红、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宋光祖、著名京剧演员(传主童芷苓之女)童晓苓以及我校徐幸捷校长(丛书主编之一)、田恩荣副校长、贡献国副校长、五位丛书作者等领导、专家和沪上诸多名票悉数到场参加丛书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由田恩荣副校长主持,从书主编徐幸捷、唐燕能、丛书作者代表李如茹、费三金、传主代表小王桂卿、童小苓以及丁荣生社长、黄昌勇副院长先后发言。
发布会伊始,徐幸捷主编首先就丛书的编写内容向大家作了详细的介绍:“学术性和可读性俱佳是这套丛书的鲜明特点,五位传主在表演艺术的传承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卓有建树,他们是继四大名旦后的又一辈表演艺术家,京剧的前途和命运以及演员成名成家的主客观条件和内在规律始终是菊坛内外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而这些在从书中都有精彩的反映。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能感觉到继承海派艺术文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菊坛名家系列丛书的编写出版工作,为戏曲传承事业而竭尽全力。”唐燕能主编也就此套丛书的整个出版情况作了介绍:“第一辑丛书留给作者和出版社审稿的时间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特别要感谢丛书的作者,他们在接到任务后,马上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资料搜集、采访和写作的过程。其中朱继彭、徐锦文先生都是已年近七十岁的老人,他们置年迈体弱于不顾,日以继夜完成书稿,朱继彭先生还数度推迟了去医院治疗。”发布会上,丛书作者代表费三金也向大家谈起了此次菊坛名家丛书的编写感触,他说:“自上世纪20年代起,京剧界名家辈出,百花争艳,这些菊坛名伶以自己精湛的技艺为民族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同风格、不同程度的贡献,但是在这些菊坛名伶的人生经历普遍比较坎坷,这与当时的政界、军界、文化界乃至企业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这些声誉卓著的艺术家的精彩人生记录在案,不啻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为人们解读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另一条线索。”发布会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在座嘉宾都以不同的角度对丛书发表了讲话。最后,黄昌勇副院在讲话中对本套丛书的继续出版寄予了厚望,他说:“非常希望这套丛书能更好更快地继续出版下去,并争取打造成我们上海戏剧学院乃至整个戏曲界的品牌丛书。”
新书发布会结束后,由学校举办的菊坛名家丛书签名售书暨读者见面活动也在图书馆隆重举行。诸多戏曲艺术家、戏曲学家、以及传主代表的到来为活动增色不少,读者们蜂涌而至,大家都希望能够尽快拜读到编者们的作品,从书中再次领略、回味众多菊坛名家们的风采。签售会上,很多相互陌生戏迷因为菊坛名家丛书而彼此相熟,作者、读者们相互交流,整个活动气氛热闹非凡。
“这是上海戏校在童芷苓、言慧珠、杨畹农、倪传钺、‘传’字辈、张美娟等京昆名家名师表演艺术与教学成果研讨展演活动中所做的又一件实事!”此次新书发布会引起了沪上诸多新闻媒体的关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以及东方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以显著版面报道了此次活动的详细情况,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为菊坛名家丛书第一辑的新书发布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