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灰色地带,迎接阳光人生——抑郁症的识别和预防讲座纪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5-19浏览次数:14

    4月16日下午,戏校心理吉莉为全校戏曲班学生举办了一场心理健康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告别灰色的心灵风暴”,教给学生们在早期识别抑郁症的科学知识以及预防抑郁症的方法。
    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1%。轻度的抑郁症以持续的心情低落为特征,如心情压抑、郁闷、沮丧,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在认知方面,表现为上课时长常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降低,思维迟缓,自尊心和自信心低落,自我评价下降,常夸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人关爱,并为此自责和自罪。在行为方面,学生可能会表现出动作迟滞,无精打采,原本积极活泼的学生可能会突然变得被动、依赖、退缩,不愿意与人主动交往。
    此次讲座旨在引导学生熟悉识别抑郁症的方法,关注自我和身边亲人、同学的心理健康,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变化,积极应对来自学业上的压力,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从而健康快乐地度过校园生活。在讲座中,吉莉老师将抑郁症比作“心情感冒”,引导学生消除对于抑郁症的偏见和歧视,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的观念。吉莉老师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同学们:人吃五谷杂粮,偶尔的感冒发烧在所难免,身体是这样,心理也是这样。人一旦发现自己打喷嚏、流鼻涕、怕冷、头痛,就会意识到自己感冒了,会去及时的看医生、吃药。如果发现自己连续的情绪低落超过2个星期,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上课时常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是去想不开心的事情,就应当及时的去干预了。干预的方法可以是找心理老师聊聊天,也可以是找家长或朋友倾诉内心的想法,做一些运动,确保健康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等等。讲座过程中还穿插了各种名人实例和有趣的心理小故事,不时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本次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不再视抑郁症为洪水猛兽,也不再认为心理问题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少学生表示要在讲座后进一步与心理老师交流,主动积极的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