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九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学习心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2-27浏览次数:6

    为期10天的研究班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效率高的紧张而忙碌中顺利结束。此次学习是自我走上校级领导岗位近七年首次接受的较为系统而专业的学习,能够参加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高规格的研究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及时充电,机会难得,受益匪浅,值得永久珍惜和回忆。感谢主办者为我们安排了十余场专家的报告,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沉寂的思想被激活,智慧的火花被点燃,常有“登泰山而小天下”、“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这次专题研究班邀请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相关行业部门的领导、知名职教专家和职业学校名校长做专题报告,有教育部职成司巡视员兼职教所所长王继平的开班报告“学习贯彻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有江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规划纲要起草组成员周稽裘的“学习教育规划纲要,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有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华康清的“深化改革,推进中职学校办学创新”;有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张伟的“切实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扎实推进中职德育课程改革”;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的“职业学校课程建设”;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职教所所长石伟平的“全球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国际比较”;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和书记吕静峰的“工学结合‘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探索”; 有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院长曹勇安的“政校合作、校企合一,探索职教特色之路”等。教育部职成司葛道凯司长还专门和学员座谈,从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给我们这些战斗在职教第一线的领头人上了一堂生动而鼓舞士气的课。
围绕着如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和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主题,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及新职业岗位、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实践、“教产合作、校企一体”的模式等内容,探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推进教学环境、教材应用、教学方式、队伍建设、专业设置和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路与措施。
    我主管学校德育工作,这次学习中感受最深的是有关德育的内容。张伟的报告对新一轮的德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进一步强调了中职德育教育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意义所在。下面的这几段话对我今后的工作有指导和勉励作用:“不懂得德育的人当不了领导,不重视德育的校长当不好校长,不研究德育的校长当不成教育家。” “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体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德育工作重视度和研究力凸现校长的境界和水准”;“变德育为育德”;“每个空间都在育人,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信任是一种教育,信任是德育。”“德育课事关职业教育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自己的行为不干涉到别人时’,德就有了”。
    昆山第一中专学校副校长王世民介绍了她们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昆山第一中专学校是一所江苏省的德育特色学校,在多年的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制定了一整套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在学校硬件达到一定水平后,她们将内涵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在职业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新方式,并结合课改、教改,取得了新成效。
    教育要循序渐进,德育教育更应该如此。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也需要阶梯式的逐步上升。学校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通过犯错误达到逐步的成熟。学生时期犯错误,是为了使他们走上社会后不犯错误,或是少犯错误。教育工作者要发现差生的优点,发现他们哪怕是极少的闪光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融入真情实感,要让学生有感动,有了感动就能促使他们进步。所谓“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专家们谈的这些观点和想法,对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都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听了周稽裘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使我深刻意识到,我们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时,必须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作为引领,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同样也贯穿于职业教育。学校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才会形成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达成思想认识上的统一,这样学校的发展才会步入良性循环,学校的教育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通过石伟平的报告,使我了解了全球大量关于职业教育的信息,开拓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吕静峰的“六层推进”模式中的以塑造“身心特别健康、待人特别有礼、技能特别过硬”的高素质职业公民”则又给我以新的启发。
在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的考察,使我看到了他们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非常敬佩。这真是一所特色鲜明、师生素质全面的学校,是整个职业教育界的典范。
    这次学习除了专题报告外,还通过学员论坛、领导座谈、参与式研讨、分班研讨、大会交流、考察和参观等形式,使我思想开阔,水平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虽然我们是艺术类中专校,学生、老师、教材和培养方向等都有特殊性,基本上大家讨论和关心的及专家讲的都没有涉及到戏曲艺术的教学和办学,但我还是学到了思路,特别是在学生的做人教育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办法,感谢这次学习班给予我的帮助。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者的理论素养和管理经验是管理不可或缺的车之两轮。作为新时代的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岗位上必须继承优秀的教育传统,同时也要博采众长,为我所学、为我所用,打造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校教育品牌。
    现在的时代是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的年代。有人说,目前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最大的恐慌是知识恐慌,最大的危机是本领危机,而获取资源、知识、本领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所以有一种说法“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
    我要将此次学习作为学校管理的新起点,为中职教育事业做出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