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周五),我应邀参加了由中共上海崇明县委宣传部、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举办的“瀛洲古调派(崇明派)琵琶演奏暨研讨会”活动。
本次活动分两个部分——演奏会、研讨会。
在演奏会中,瀛洲古调派(崇明派)琵琶上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洪相先生演奏了《瀛洲古调》7首乐曲。著名瀛洲古调崇民派琵琶演奏家—王永昌演奏了《瀛洲古调》5首乐曲。当地瀛洲古调传承基地的各年龄段的传承人纷纷演奏了《瀛洲古调》中的乐曲。
我作为学院派代表团体中的一员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演奏会上演奏了《瀛洲古调》7首乐曲,深受各专家学者的好评。
琵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形态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琵琶的演奏技术也日益发展,由此产生了各种流派,这些流派为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琵琶流派在岁月的积淀中逐步形成了演奏的独特性以及风格的多样性,由南北两大派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各地域性特点的派别“如山东传派、天津传派、江浙传派、广东客家汉乐琵琶、潮汕琵琶、粤乐琵琶、福建南音琵琶、苏州弹词琵琶、四川清音琵琶等等。在之后的发展中,由于上海地区经济较为快速发展,促使了这一地区文化的发展。而江浙一带在中国又较为开放。因此,这一地区成为了琵琶音乐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且相继出现著名的江南五大琵琶流派,即: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上海派。那么崇明派便为这五大流派之一。在琵琶传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崇明独特的民风民俗、,孕育了瀛洲古调。瀛洲古调派(崇明派)琵琶为我国著名琵琶流派之一,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次演奏会和研讨会的目的,旨在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崇明的风土人情为瀛洲古调派的发展提供着丰富的土壤,就是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将这个相对封闭的岛屿文化传遍大江南北,并且在这个以崇尚现代音乐文化为多的今天,还继续传承着,传承着传统、传承着精神。为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琵琶继承与传承工作做着不懈的努力。我为之而感动。
在研讨会中,各位前辈都发表了演讲,在他们的演讲中,我获得了许多关于《瀛洲古调》的一手资料。可以了解到为了更好的传承这项艺术瑰宝,许多琵琶人所做的努力,也可以清楚的看到瀛洲古调的魅力所在。并为我今后的学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研讨会现场:顾冠仁老师发言
这次活动,一方面增进了我的舞台实践,作为一名青年的教师,要多演奏,多表演,这样才能为今后的教学示范铺垫基石。我个人认为我们演奏专业教师不能真的只是“讲”课,要示范,用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更快的领悟其内涵所在。学生的年龄还小,还处在模仿阶段,所以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参加这样的学术研讨会,为我今后的学术创作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更好的为琵琶事业发展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