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我校“梅派暨梅葆玖先生表演艺术”研讨会在上海文艺会堂顺利举办。
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郭宇、上海剧协主席杨绍林、北京市梅兰芳基金会秘书长周铁林、上海剧协副主席沈伟民,以及翁思再、杨乃林、李洁非、钟锦、吴迎、胡文阁、范梅强、叶金援、马小曼、范玉媛、夏慧华等近30位戏曲研究专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弟子齐聚一堂,共同追忆葆玖先生,探讨“梅”派艺术精髓及传承之道。
尚长荣先生说,学习“梅”派,不但舞台上要学习“梅”派艺术,更要学习“梅”派的家风、作风、为人、立业;杨绍林主席说,葆玖先生强调京剧界青年人才的培养根本在对传统的态度和敬畏感,首先就是扎扎实实的继承;文学评论家李洁非先生说,认识“梅”派及京剧的雅正形态,对保护好、继承好“梅”派至关重要;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导演、葆玖先生外甥范梅强先生说,葆玖先生教学,皆因势利导,举一反三,而非墨守陈规;“梅”派名家胡文阁先生说,老师(葆玖先生)在教我的时候,第一步是手眼身法步,第二步是演人物,要在舞台上体现“梅”派艺术的神韵;周铁林先生说,从传承发展而言,梅葆玖先生既是“梅”派艺术的忠臣,更是“梅”派艺术的功臣。梅葆玖先生在“梅”派人才培养方面不遗余力,可谓桃李满天下,遍布海内外,彰显了“梅”派艺术这棵参天大树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梅葆玖先生助理叶金援先生说,我们传承“梅”派艺术,不仅仅传承“梅”派的表演艺术,更应传承梅兰芳、梅葆玖做人的高贵品格和思想境界;沈伟民先生说,立人、立艺、立意是我们传承“梅”派和梅葆玖先生表演艺术的重中之重;郭宇副院长说,我们要把葆玖先生对待艺术的强烈的责任感贯彻到戏曲教育中去,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各位领导、专家、艺术家的发言字字珠玑,“梅”派及梅葆玖先生表演艺术的精神、精髓逐一呈现,不仅为我校传承、发展“梅”派及梅葆玖先生表演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为我校培养戏曲接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我校韩永胜书记所说,教育既是培养人才,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希望借助“梅”派这个平台,使更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研究理论家关注上海戏校,关注戏曲教育。
放眼未来,我校愿以实际行动,为“梅”派艺术后辈人才的培养做更多的实事,继续推动“梅”派艺术向前发展,使“梅”派艺术和“梅”派精神枝繁叶茂,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