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文大学,有一群痴迷戏曲的年轻人。
化妆时,齐秋利、张文珊、周正默不作声,神情严肃;化完妆,她们饶有兴趣地拿起手机自拍,不到一分钟,又放下手机,开始背对背哼着唱词,温习即将上台演出的《思凡》。这或许就是好学生的标志之一:没有老师在身边督促,她们也会100%认真,100%投入。《姹紫嫣红 芳菲浸染》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2017戏曲曲艺香港校园行预演近日在沪举行。专程从香港飞来的学生齐秋利、张文珊、周正挑战《思凡》色空一角。10月4日—9日,巡演将在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大学正式展开,这也是上海戏校“戏曲香港校园行”项目的一部分。
汇报演出《思凡》
齐秋利、张文珊、周正都是上海戏校“编外生”。2015年,上海戏校与香港京昆振兴传承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设《京昆通识课程》。该课程包含京剧、昆曲的历史发展,各行当的唱、念、表演身段等,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京剧、昆曲演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同时也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舞台演出,直观领略到京昆之美。《京昆通识课程》开课时,主办方一度担心无人问津,因为学校规定一门课程如果少于4个学生就不能开课。谁知道报名者一年胜过一年。香港中文大学特地以学分制作为“激励”,并逐渐由2个学分增加到3个。
上海戏校老师每两周去一次香港中文大学,每次授课6小时,教授学生唱念、身段基本知识和技巧,袁佳等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也成为香港大学生的老师。学生们连中午吃饭时间都舍不得休息,想多学些,让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化学专业博士生齐秋利见证《京昆通识课程》兴旺,“原先小生班只有4个学生,都是女生。现在学生坐满一个教室,16个都是男生。“今年《京昆通识课程》报名者达到130个人,最后录取不到40人。学生有本科生、硕士、博士,还有头发花白的旁听生。课程开了3年,不少人学了3年,毕业后仍然回来上课。
学生们上课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让齐秋利萌生了对戏曲的兴趣,去年她汇报演出《牡丹亭·惊梦》,“杜丽娘好学难演,情感把握需要恰到好处;这学期学习《思凡》,从里到外都难,练得人上气不接下气。”她特地带上录像设备上课,“老师每两周来一次香港,我们怕会忘记,录下来反复琢磨。”
上海戏校除了定期派遣老师赴港授课,每年也会迎来香港中文大学来沪集训。去年6月,10个香港学生来上海戏校集中学习,今年变成了16个,深夜飞抵上海,同学们要求第二天上午就开课。教授《思凡》的老师潘洁华感慨,他们的认真程度甚至超过一些戏曲专业学生。
内地师生也出现在演出中
“在戏曲学校的学习节奏紧凑充实,每一日都能在老师的讲解和训练中发现小惊喜。经过老师的点拨及同伴的交流,那种恍然大悟后感受到进步与提升的过程令人特别开心满足。”齐秋利觉得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了解加深了许多,“变得越来越虔诚、越来越谦卑。” 张雅伦开始琢磨“表现人物”这件事,“之前我认为戏曲表演主要是唱腔和身段方面,经过老师口传身教,我认识到昆曲表演最重要的部分还是要‘演’出人物的表情和神韵。” 参观戏校学生的常规课堂,让香港学生感悟到传统戏曲学成不易,“年轻的学生们反复练习,老师在课堂上认真严谨的态度,真真体现了课室内挂起的训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自开办《京昆通识课程》以来,这是上海戏校第3次举办“姹紫嫣红”汇报演出香港校园行。戏校演训主任韩婷婷说:“‘姹紫嫣红’是对本年度京昆通识课程的总结和展示,赴港授课教师为演出班底,并邀请上海昆剧团、上海越剧院、上海评弹团演员和京昆通识课程的学生一起参加演出,让学生们把所学在舞台上展示出来,让更多香港年轻人走近京昆、走近传统戏曲。”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