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成才与就业杂志》、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族文化特色讲座及体验活动本周日下午14:00在中华艺术宫多功能厅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我校校长张军为广大市⺠、师生作题为“给过去一个未来——传承非遗文脉,传播艺术价值”昆曲艺术分享,旨在传承民族艺术,推广昆曲文化。活动现场共有逾200人参加了分享,有5200多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了本次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昆曲传字辈老师入行100周年,同时又是昆曲申遗成功20周年,在这样特别值得纪念的时刻,张军校长的这场昆曲艺术分享会更具有了特别的意义。他说:“不仅仅是我们这些演戏的人站在台上努力地吆喝,是因为你们来了,你们来了才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我特别喜欢这个词的英文翻译,喜欢Mother这个词,昆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母体,大家熟知的传统戏曲几乎都脱胎于昆曲。”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分享了昆曲六百载之变革与传承、水磨腔的滥觞与发展、严谨格律下的音韵与曲调。
张军校长谈起自己从演员到剧团的管理者到创立个人工作室然后回归母校,至今刚刚做了100天的校长,他感慨万千:“每年有挤破头的人要考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系,谁都想成为胡歌,可是上海十年才招一届昆剧职业演员,因为太少的人想成为张军。每一届昆班最多招60人,其中20人熬不下离开了,另外20人被这个行业淘汰了,剩下20 人能够坚守并成才的,实在寥寥无几。”所以传统艺术何去何从,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还要继续坚定初心,继续前行才能体现自己活着的价值。
在笛、箫的伴奏下,张军校长现场演绎了昆曲经典唱段《懒画眉》、《长情歌》,令观众们耳目一新,充分展现了昆腔婉转悠长、细腻传神、静谧典雅的艺术魅力,引来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参加分享会的还有一群特殊的小观众,他们就是我校2019昆曲班的全体学生,张校长在现场和昆班学子们共同演绎了《长刀大弓》这首昆曲学习的入门曲牌,学生们精湛的演出让观众叫好连连。
根据唐代诗人张若虚同名诗作而创的昆曲《春江花月夜》,对张军校长而言,意义非同一般,甚至刻骨铭心。不仅仅因为这是他首部原创当代昆曲作品,更因多年前在排这出戏的过程中,他经历了父亲突然遭遇车祸的沉痛打击。出事那天下午,是他整整45天连续排练中唯一停下来的时刻,他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排练厅、怎么看到父亲、怎么叫的救护车、最后怎么把父亲送进最近的医院的……但是第二天一早,他换了一身衣服继续出现在了排练厅,因为演出的五千张票全部售罄了,所以他必须对得起所有观众。直到首演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他才冲进病房在父亲耳朵旁边说,儿子干得不错,您醒过来可以看到这出戏,您可以为儿子骄傲的……但父亲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对此,他一直非常后悔和痛苦,直到两年以后,在香港艺术节演出的时候,奇迹发生。那一场演出,剧末50年以后与女主角的对视足足停了几十秒钟,戏后他告诉导演,“我见到父亲回来了……我觉得特别安慰,就像这出戏想要表达的意境一样:穿过生死狭窄的甬道,你我久别重逢。”在那一刻,他终于知道艺术到底是为了什么:“昆曲是我战胜时间的唯一武器”。带着这样的一份感悟,张军校长现场演绎了《春江花月夜》全曲,荡气回肠的演唱更是让现场观众听的如痴如醉,掌声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
为什么昆曲可以传承600年?在张军校长看来,不仅仅是因为美好的诗词,美好的故事和曲调,更是因为其间隐藏了太多生命的密码,“有一天它会被唤醒,会被发现,会有一次久别重逢,我觉得这是艺术特别美妙的地方。”
分享会结束后,热情观众纷纷与张校长合影留念,有些观众已经多次参加他的现场分享,此次还特地带了父母一同前来,他们不约而同的表示:这种先讲后演的体验对观看演出做了很好的引领,带我们深入理解昆曲艺术的魅力。
文字撰写:高 翔
照片拍摄:高 翔、周 浩
版面编辑:高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