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的追求——王意如教授作文讲座纪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6-15浏览次数:356

2018年68日下午,《中文自修》主编王意如老师应邀来我校,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名为“好作文的追求”的主题讲座。

本次讲座是文教组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而举办,参与者为热爱写作的学生们。主讲人王意如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数十载。作为历年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的资深评委,本次讲座她结合评阅的学生习作,和现场同学们分享了写作中常见的误区及写好作文的技巧。

我校韩永胜书记作为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在讲座开始前为同学们阐述了作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写好作文。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讲座拉开了帷幕。

“写作文能不能虚构?”王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抛出了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都回答“能”。王老师并未直接否认,转而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张文学与作文差异性的图表,接着又列举了状况百出的文章片段,在同学们情不自禁的笑声中,王老师亮出了观点——作文可以虚构,但虚构也应符合生活真实,追求好作文,要做到“向真、向善、向美”。

“向真”是反对假生活、假感情、假思想,提倡体验真实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王老师指出:“故事都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我们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体察。”老师援引了几篇学生来稿,文章中的一些误区让现场时不时爆出阵阵哄笑;然经过修改的作品刚一亮相,在座的同学们又心悦诚服地点头感叹。一组组对比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要写好作文,必须抒发真实的情感,表达真实的思想。

随后,王老师着重通过几个案例向同学们阐释了“向善”的内涵与标准,让同学们明白了写作内容的善良与否不在于所写的事件,而在于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王老师认为中小学生写文章,“有意思”即可。文章未必一定要有宏大的意义,一旦有写宏大的意图,就容易落入造作的误区。真正的好文章,有些话是点到即止。“向善”不要喊口号,写文章要“有意思”,意味深长,无需太直露。

在谈及“向美”一点时,王老师先引用了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承认了文章的朴实之美,然而“去雕饰”不等于不雕饰,好文章是需要锤炼、雕饰的。文章的自然是经过精心加工以后的自然,不能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因为口头语言有别于书面语言。

总而言之,聆听了王老师的讲座,同学们明白了追求好作文要做到:用心体察生活、认真审视情感、积极开动脑筋、努力理清思路、追寻好的表达。

王老师的讲座,内容翔实,语言幽默,带给同学们一场理与趣的盛宴。现场同学无一不奋笔疾书,认真记录,恨不得把这些知识纂刻在脑海中。而王老师列举一些雷区时,同学们又忍俊不禁。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渐渐进入了尾声。

讲座圆满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表达了渴望投稿的意愿,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得到名家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