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仲夏夜—— 舌尖上的海派文化

发布者:上海市戏曲学校发布时间:2022-08-19浏览次数:449


时维七月,序属孟秋,炎暑未退,池荷正灿。在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春天之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海派文化艺享会利用暑假,相约于久负盛名的豫园湖心亭茶楼。一场名为《豫见仲夏夜——舌尖上的海派文化》之夏日沙龙,在九曲桥畔拉开帷幕。上海戏剧学院工会副主席张云蕾、中职联工会秘书长丁宗勇、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工会主席庞佳波、戏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刘爱香、戏校工会副主席黄凌霆等校内外领导、嘉宾与广大会员三十馀人欣然莅临。



一楼大厅内,湖心亭茶楼的高级茶艺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极具感染力的茶艺表演。清雅古朴的乐声中,一方茶席,一套茶器。茶艺师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犹如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手眼身法步”,在有限的时空内展现了境佳、茶美、水清、器净、艺精的茶道内涵,彰显了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移步二楼宛在轩,当晚的海派美食文化沙龙正式开启。享有“文坛美食家”之称的沈嘉禄老师,系中国作协、上海作协理事,小说专委会主任,原上海报业集团高级记者。他专注于研究上海城市文化、上海近代史及市民社会生态,涉及“非遗”保护与传承等领域。沈老师从海派美食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及未来走向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引人入胜。



上海本土的风味大多以川沙、金山、宝山、奉贤、南汇等郊区农家菜点为底本,有着鲜明的农耕社会烙印,逢熟吃熟,节令性强,是作为温饱型生活的补充与点缀存在于民间的。而今天我们能吃到的“四大金刚”、老虎脚爪、梅花糕、海棠糕、宁波汤团、阳春面、生煎馒头、锅贴、小笼馒头、葱油饼等等都是由外来移民传入本地并进一步改良发展的。北方诸省、安徽、广东、福建、江浙一带的饮食文化都对上海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上海今天能成为美食大观园的历史缘由。



沈老师的分享图文并茂,幽默风趣,他从一道道熟悉的本帮菜肴与风味小吃中引经据典,诸多鲜活的故事使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些大家品尝过多次的美食不仅是日常中的味觉盛宴,更是舌尖上的海派文化。上海美食文化和餐饮市场的现状充分印证了海派文化的多元、开放、博大与丰厚,其发展更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群众性课题。



“五香豆、鹌鹑蛋,一杯清茶唇齿香;聊美食,闻莲韵,豫园艺享品清欢。听沈老师的讲座,回味饮食男女人生中的烟火气,那些治愈过往日的味道今天依然刺激着我们的味蕾,撩动着我们的情怀。一道道耳熟能详的菜名,是舌尖的记忆,也是历史的痕迹。从湖心亭远眺,现代和古朴的建筑将上海的过去和现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此刻,坐在这里的你我与这次活动本身都氤氲着海派的特色,喧嚣中的井然,随意中的精心……感谢活动组织者贴心的安排,让我每次都充满期待而又获得惊喜!”



“沈嘉祿老师对上海饮食文化的详细介绍,着实让我大开眼界,了解到很多菜系进驻上海的过程以及各种小吃的传说和由来。豫园工作人员对湖心亭历史的讲解也是妙趣横生,特别是品尝到了特色茶点乌龙茶叶蛋和自制白香干,再配上戏音学生悠扬的琵琶弹奏,这景、这乐、这味,让人忘却了2022盛夏的酷热,踏入了海派文化悠久的历史时光中,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半年未见的同事们能有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感觉很亲切、很愉快。感谢活动组织者辛勤的付出和周到的安排,也让我这位艺享会新会员非常期待下次的活动!”

——话剧影视教研室 王海燕



活动间隙,豫园旅游商城市场部的陈先生还简略介绍了湖心亭茶楼的前世今生: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享有“海上第一茶楼”美誉的湖心亭迄今已有238年的历史。作为上海开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她与海派文化的关系千丝万缕,且在上海老城厢文化遗产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积淀,更有高雅的环境与醉人的茶香。参加活动的老师们虽有不少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自己到访过湖心亭并落座品茶的还真是屈指可数。海派文化艺享会2022年首次线下活动能在这个特别的场所如约举行意义不凡,茶楼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与周到服务也使我们倍感温馨。



“豫园湖心亭茶楼,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虽逛过无数次豫园,但踏进九曲桥畔这座茶楼的次数可谓寥寥。沈嘉禄老师从上海移民史开始,讲述了海派美食的前世今生。他给大家梳理了几大菜系在上海的演变过程及“本帮菜”的发展趋势,详实的图片资料引得大家食指大动、口水直流。工作人员对湖心亭茶楼历史的介绍,同样生动有趣,干货满满。最令人惊喜的是当晚我还在无意中有幸落座于巴金先生的专属茶座。”

——图信中心 徐诚德



“高温和酷暑没有抵挡住会员们参加活动的热情,半年未见的同事们相见甚欢,开心畅聊。伴随着浓浓茶香,欣赏着豫园美景及茶艺表演,使人倍感岁月静好。沈老师别开生面的讲座,让我这个新上海人大开眼界,对海派美食也增添了浓厚兴趣。湖心亭的悠久历史及优美环境,让人感叹世间怡然之情,只在一杯清茶中。感谢艺享会能在这个特殊时期组织这样一场难得的文化盛宴,为酷热的夏天带来清爽和愉悦。希望海派文化艺享会今后能继续推陈出新,越办越好!”

——党政办公室 张红



“之前因为课程冲突,一直错过了艺享会的活动,很是遗憾。这次暑假组织的湖心亭茶楼文化沙龙,光是选择的地点就让我怦然心动。作为从小在市区长大的上海人,豫园和湖心亭让我有一种怀旧的情结。活动那天,当我坐在湖心亭宛在轩的匾额下,喝了第一口龙井,不由感慨——就是这个味儿!”

——文化教研室 王斐斐


九曲桥畔的美景令人陶醉,湖心亭内的欢笑此起彼伏。讲座结束后,17戏音班的张竞闻同学奏乐助兴,为大家带来琵琶独奏《出水莲》,但闻转轴拨弦,轻栊慢捻,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似见涟漪轻泛,新荷出水,凉意顿生。而面对满屏的佳肴珍馐,老师们一时间都觉得意犹未尽,上海特色美味接龙游戏即兴登场:乔家栅擂沙圆、沈大成两面黄、大壶春生煎包、郑福斋酸梅汤、稻香村鸭胗肝、大富贵臭鳜鱼、老饭店草头圈子……众人纷纷拾起童年回忆,桌桌竞相晒出沪上美味。聊着聊着,大家热切企盼下次活动可以从“纸上谈兵”,直接上升到“实战演习”,阿拉必须搞一趟“海派美食品鉴会”!



“本次活动艺享会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安排的,无论是选址还是主题都让大家感受到浓烈的海派气息。美中不足的是未能在舌尖上亲身体验海派美食的博大精深。今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活动时间可以更长,内容可以更丰富。”

——学生科 蒋文斌



“炎炎夏日也未能抵挡我们参加艺享会活动的热情,在古色古香的城隍庙体验独特风情,了解上海美食海纳百川的历史,品尝湖心亭特有的茶点,使人回味无穷,感受到舌尖上海派文化的魅力。祝愿海派文化艺享会越办越好,越来越有味道!”

——财务科 李甄


“走进南市城楼,亭内外风景宜人,聆听着沈老师关于《上海老味道》的讲解,品尝着传统茶点,欣赏着动情琵琶,那一刻好不恰意。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事先的精心策划和现场组织,衷心感谢默默付出的老师们,我会把这些宝贵财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感恩海派文化艺享会广迎四海之士,祝协会越办越好!”

——后保科 吴炎松


“开心!快乐!满意!”

——戏曲音乐教研室 李蔚晶晶


各位领导与嘉宾们也纷纷有感而发,并为艺享会送上真诚的祝福:




“特别喜欢海派文化艺享会组织的活动,去年偶然参加过一次后,就被深深吸引,从此再也没有缺席过。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对这座城市怀有深厚的感情,每次活动都能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味并带来美好的享受。艺享会的活动人文内涵丰富,一定能使来自四面八方的新上海人对海派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更热爱上海这座城市。”

——上海戏剧学院工会副主席 张云蕾



“有幸参加过两次海派文化艺享会组织的活动,給我的感觉是:名符其实、立意高远、深得民心。一个工会组织下的人文社团,在活动中体现了不凡的领导能力与团队精神,会员踊跃参与,活动主题新颖、回味无穷。戏校广大教职工在学校党、政、工的关心支持下,有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校园文化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建设生根开花。希望艺享会不仅自身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应该在全市各中职校中发扬光大,起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作用,期待戏曲学校的海派文化艺享会更有作为!”

——中职联工会秘书长 丁宗勇




“盛夏傍晚,有幸参加了海派文化艺享会在豫园湖心亭茶楼举行的暑期特别活动,我深深地被这项有品位、有灵魂、有内涵、有文化的活动所震撼,原来工会活动还可以这样搞!文化名人讲述海派美食,品尝豫园特色茶点,欣赏优美的琵琶独奏,最后的风味小吃接龙游戏更是高潮迭起,让大家笑声不断。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兴高采烈、眼里有光;活动结束时,大家意犹未尽,流连忘返。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来源与根基,艺享会将学校特色与城市文化紧密相连,激发了教职工热爱上海的情怀,提升了文化品味,增强了凝聚力和幸福感,值得我们各中职校学习与借鉴,感谢戏校这群热爱海派文化的有情人!”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工会主席

庞佳波



“海派文化艺享会今年的首次线下活动来之不易,时隔多月能在豫园重聚令大家特别激动。《舌尖上的海派文化》讲座使我们领略到海派美食文化的历史变迁与传承创新。艺享会精心设计的活动每次都受到会员们的欢迎和好评,大家在品鉴海派文化中增进了解,拉进距离,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干事创业的动力。这些活动已然成为了我校工会社团的特色项目,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希望艺享会在会长李俊华老师的带领下,能继续组织深受大家喜爱的系列活动!”

——戏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 刘爱香




“40度的高温,也未能阻挡老师们前来豫园参加活动的热情。本次活动既有知名作家沈嘉禄老师对上海美食文化的分享;也有湖心亭茶楼特色小吃的味觉体验;还有距今已238年历史的‘海上第一茶楼’之实地探访;更有我校戏音专业学生的琵琶助兴表演,大家感受到的是一次多元化的海派文化交流。海派文化艺享会成立一年多来,立足上海本土,融合学校特色,发挥资源优势,为我校工会工作增添了一抹鲜明的亮色,祝海派文化艺享会越办越好!”

——戏校工会副主席 黄凌霆




上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这其中就有关乎“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上海的风味美食,其实就是海派文化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城市特性。通过了解上海风味美食的形成与发展,就可以感性地理解海派文化的特质,以及与江南文化的血亲关系。这是研究上海历史文化的切入点,更是解读海派文化的一把钥匙。